图书标签: 陈寅恪 历史 隋唐史 陈寅恪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中国历史 隋唐 史学 国学
发表于2024-06-14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这本书以陈寅恪执教期间备课讲义及其它零散史学原稿结集出版,为海内首次付印。遵作者生前愿望,全书采用繁体字竖排,人名、地名、书名均不加符号注明,一般采用通行字,保留少数异体字。
这本书中纠正了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王遵绝无功业之说。列举史实,证述遵在东晋初年,团结江东境内诸政治社会力量,共同抵御北方盛强胡族之侵略。当时中国之文化,因而得以保存,故其功实不可没。文中又分析南来北人之社会階層及居住地域,并论其与后来南朝史事之关系。篇末附载近年广州出土晋墓磗铭,亦可供治史者之参证。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后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其后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后带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一九三九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院士。一九四二年后为教育部聘任教授。一九四六年回清华大学任教。一九四八年南迁广州,任岭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后为中山大学教授。一九五五年后并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有些史家,因为自身或者时代的原因无法留下一般意义上的辉煌巨著,但历史自身会记录下这一位位在解读它的道路上做出卓越贡献的学者。更何况,本书具有强大魅力,将一个个传统问题用陈寅恪体拼写出来。
评分陈寅恪牛逼!
评分虽然不是为西域史立论,但其西域史研究处处可观
评分辛神对“集团分析法”的反思,似比仇鹿鸣、范兆飞二位更为深入,或者说批判更激烈,虽然多是承袭乃师黄永年先生的故智。陈先生率先提出“关陇集团”来解释北周、隋唐的政治变迁;其高足万绳楠先生紧随其后,以“汝颍集团”、“谯沛集团”分析曹魏政局;田余庆、唐长孺又私淑寅恪老,分别主张“淮泗集团”与“江东集团”、“东州集团”与“益州集团”梳理东吴、蜀汉政权;方诗铭(同是陈老高足)还指出汉末西部并州集团与凉州集团的合分、东部袁绍与曹操这一集团的内讧左右着天下大势。总之,陈门弟子把“集团分析法”从隋唐推广到秦汉,真的是牛得一批!与之齐名的吕思勉、钱穆二老对陈老部分观点多有批评,可供参考。
评分孟老師上課教材。所謂關中本位政策與關隴貴族集團。草草過了一遍,陳老的風格就是史料很多,結論很跳躍。一般人跟不上思路。以後還需再讀。
此书无论生前抑或身后,名不可不谓矜诚之至。其芜廊已成,后人若欲突破,亦必先窥牖而望,俟而以寻天倪。陈寅恪先生所创诸多如今已成范式,内容自不必说,其"牛李党争"以及中唐以降之人口等诸多问题对后学者来说是无法绕过去的。即便作者谦逊称之为":草率写成此书,命之曰稿者...
评分 评分久负盛名的著作,果然名不虚传。 必须要说的, 1)观点结论与众不同。隋唐制度,以前的人包括陈先生的同时代人,多数都认为是延续西魏北周而来的,陈先生的结论是与其说是西魏北周不如说是北魏北齐和南朝的梁陈。魏齐更多的继承了(曹)魏(西)晋的遗产,但是却不能继续发展,...
评分 评分陈三立有诗,“凭栏一片风云气,来做神州袖手人”,陈寅恪有诗,“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寅恪所负之气不知是否乃父所谓风云气,不过其史学研究荷载极大现实关切,虽有四海无人独对夕阳之慨,终非“神州袖手人”。 不见识深刻就永远不知道什么是肤浅,现在读书氛围...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