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钱穆 政治 中国历史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 经典 国学
发表于2024-06-14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钱穆(1895-1990年),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算是钱穆批注版的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巡礼,钱老历史底子扎实,一再强调制度和时代现实条件的契合性之关键。看得出,他比较推崇汉唐的制度成就,很瞧不上清朝,甚至坚决的直接以满族和中国人分为两类。
评分一星扣在最后一章,对清代的论述实乃此书之最大败笔,虽说从前四代的观点大体也能理解钱穆先生对于“无制度而只有权术”的清代的鄙夷,但我们必须看到若清政只是如此,也断断不能延续百年之久,直到不可违的外力入侵才彻底打破僵局。此外此书真是一流必读好书,不仅诸如盐铁税之类增长见闻,而且钱穆娓娓道来,将每一制度的前因后果一一叙述,三公九卿之源头和演化,让我事隔这么久总算明白历史书上说的相权和王权的关系。几点感想,制度本身立时都是好的,但是逐渐会没落下去,一是环境变调依然生搬硬套,二是所费庞大终将懈怠(唐朝户籍制)。在钱穆心中,制度起得是匡扶人之用,而在我看来,中国和西方近代不同的地方在于,社会中真正不可动摇的部分,一个是人(皇帝),一个是法。就是这样,才一个阻挠了法治的彻底,一个为人治奠定了最后的基础。
评分二十岁前读过人生会大不一样系列。
评分每个时间段都有当下的政治,承前启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评分一位不了解地球历史的外星人读完此书,怕是会产生近代民主政治起源于中国的错觉。
本书是钱穆大师的讲稿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短短的160多页,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地方与政府的关系、考试制度、经济制度、兵制等做了概况和比较,指陈利害得失,实在是好书! 钱先生认为讨论历史制度,应该将当时的历史传统与...
评分在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其重点阐述的一部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政治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伴随了整个封建社会政治史。那么根据钱穆先生在本作中的阐明,我们显然可见,钱穆先生认为中央权力对地方的深...
评分从小喜欢就读历史书,记得看的第一本小人书就是《过五关斩六将》。上了大学后读过的名家史书不少,不少都是大部头的著作,但深刻印象的书并不多。有些书确实写得很精彩,见解论述精妙,但不知为什么印象却并不怎么深刻。反而是一些薄册子,论述简约却回味无穷。钱老爷子这本...
评分写过上一篇“长知识”,有朋友调侃我“省事儿”了,因为我说“与其看我鹦鹉学舌,不如直接读书“。不敢偷懒,有感想都写下来: 160页没打算快快读完,总得写下读后感之后,再行往下读,才没觉着欠着自己的债—-- 不敢偷懒。 先概要说书。 到前几天读完了唐代部分。大体而言...
评分我想,这本书的主要作用在于启发读者思路,使人认识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其复杂的一面,除此之外恐怕没有太多意义。 稍举一例,以该书对“贤人”政治的描述来说,钱穆显然具有一种中国传统士大夫式的精英意识,以及不谙政治实务的书生意气。我们这个国度的实际情况是,除了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