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薩義德 迴憶錄 傳記 自傳 格格不入 美國 三聯 文學
发表于2024-06-25
格格不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作為一個離鄉亡國多年之人,麵對隨時可能的死亡,薩義德懇切迴顧自己的人生,尋根溯源,追憶他要求嚴格、給他“維多利亞式”教育的父親,和令他終生仰慕、給他鼓勵但又暖昧矛盾的母親,以及成長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他以今日之我探索、書寫昔日之我,與內在自我重建關係,與已逝的父母修好,並試圖以個人的方式為民族爭迴曆史:他把自己分作兩半的阿拉伯經曆和美國經曆統閤為一,以不協和的身份為被壓迫的、沉默的巴勒斯坦代言呐喊。
本書也是一個關於背井去鄉和流離飄泊的故事。但薩義德發現,由此導緻的身份的割裂、多重與流動實乃幸事一樁。他曾言:在哪裏都不要有太多“傢”的感覺。“格格不入”最終成瞭他的主動選擇。
薩義德(Edward W.Said,1935-2003),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文學與文化批評傢之一,1963年起為哥倫比亞大學英國文學與比較文學教授。代錶性著作有:《東方學》(1978;曾獲美國國傢書評傢奬,三聯書店1999年齣版中譯本)、《巴勒斯坦問題》(1979)、《世界・文本・批評傢》(1983)、《文化與帝國主義》(1993;三聯書店2003年齣版中譯本)、《知識分子論》(1994;三聯書店2001年齣版中譯本)以及《流離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決的奮鬥,1969-1994》(1994)等。薩義德還是有名的樂評傢、歌劇鑒賞傢、鋼琴傢,並為巴勒斯坦在西方世界最雄辯的代言人。
“偶爾,我體會到自己像一束水流,我喜歡這意象,甚於許多人附之以相當意義的固態自我的身份觀念。這些水流,像一個人生命中的許多主題,在清醒時流動著,狀況最佳的時候不需要調解或協和。它們可能不閤常情,也許格格不入,但至少流動不居,有其時,有其地,在林林總總奇怪的組閤樣式中運動,有時彼此衝撞,卻沒有一個中心主題。我生命裏有這麼多不和諧音,我已經學會不必處處人地皆宜,寜取格格不入。”
評分本書關鍵詞:有錢,任性,媽寶。沒瞭。
評分薩義德就是個紈絝子弟。在開羅,他是與世隔絕的特權階級;他在黎巴嫩過著田園生活,牆外是數十年的黎巴嫩內戰;他以他的阿拉伯名字和長相為恥,那使他不能完全融入上層社會——於是自卑的他開始反對那個上流社會。他自私,眼裏除瞭自己沒有彆人,包括親人都與他難以親近。戀母情結是這個迴憶錄的主題,讓人懷疑他聲援巴勒斯坦是因為他母親是巴勒斯坦人。薩義德,就你這逼樣,“格格不入”這四個字也能輪到你說嗎?
評分喜歡老版本的封麵,學生時代就比較喜歡的一個知識分子。。
評分薩義德就是個紈絝子弟。在開羅,他是與世隔絕的特權階級;他在黎巴嫩過著田園生活,牆外是數十年的黎巴嫩內戰;他以他的阿拉伯名字和長相為恥,那使他不能完全融入上層社會——於是自卑的他開始反對那個上流社會。他自私,眼裏除瞭自己沒有彆人,包括親人都與他難以親近。戀母情結是這個迴憶錄的主題,讓人懷疑他聲援巴勒斯坦是因為他母親是巴勒斯坦人。薩義德,就你這逼樣,“格格不入”這四個字也能輪到你說嗎?
从广义和终极的角度看,人生无时无处不在流浪。 似乎也正因此,怀念故土和留恋往昔才成为珍贵的情感体验-----某种略带苦涩的甜蜜。 我还没有宗教信仰,如果个人的某些理念不算宗教的话。但因莫名其妙地进入了“知识圈子”,所以大致能理解知识人的心理。 2001年看了奥古斯...
評分文章看了,写得很好啊,特别是你把握到了萨伊德知识分子论述中感性的一面,用你同样感性并且华丽(我甚至要说,过于华丽了)的文字。我后来把《知识分子论》又重新翻了一遍,我感到萨伊德的“感性”来自于个人与公共世界始终存在的紧张之间:“纯属个人的知识分子(a priva...
評分最近常说这个写法,纵横交错,时空腾挪,刚看的时候很懵懂,快看完的时候则意犹未尽,作者对自己足够剖析,似乎这是西方知识分子的传统,像最近的《剥洋葱》,说幼年的“自我滥用”,成年后的“远近爱恋”,对自己不留余地的心理分析,自然而不做作,颇有屈原所谓“色而不淫”...
評分我鲜有把书看破的经历,迄今仅只两次,第一次是小学时代的某个夏天,躲在悠长的阴凉里翻看前四十回水浒,家里藏书适宜我阅读的不多,所以只好将它翻来覆去读,一个夏天下来,书也提前成了秋天的黄叶,纷纷凋零,“你一点都不知道爱惜书”,小气的父亲抱怨道,我赶紧跑开了,...
評分初识萨义德,是在他的那本《文化帝国主义》,当时正为殖民时期印度史论文的理论建构而苦苦不得要领,然后就在当年武大那个昏暗的图书馆的走道中,翻到了那本已经被人翻烂了的书。作为一个大二学生,刚走入学术研究的大门,正当不知如何开始的时候,萨义德的书无疑成为我...
格格不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